
絲竹水磨雅音,唱響千年古城。為了推動昆曲藝術傳承發展,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在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資助和支持下,北方昆曲劇院昆曲《牡丹亭》《西廂記》《趙氏孤兒》巡演推廣項目,于4月6日、7日,來到歷史文化名城邯鄲,帶來一場昆曲知識講座及兩場經典劇目演出,三千年風云跌宕的古都邂逅六百余年流傳不息的昆曲,肅穆的古城增添了一份柔婉曼妙的意境,極大豐富了邯鄲人民清明小長假的文化生活。
此次北昆京津冀巡演項目,離不開北京文化藝術基金的大力支持。北京文化藝術基金是由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財政局發起設立,旨在繁榮文藝創作、促進文化交流、培養藝術人才的公益性基金。基金的設立,是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立足全國文化中心的首都城市戰略定位,創新財政投入方式,激發社會文化活力,推進文化領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一項創新實踐。立足公益性、體現導向性、增強示范性,北京文化藝術基金重點圍繞舞臺藝術創作、文化傳播交流和藝術人才培養三大領域開展資助。基金面向社會接受申報、資助過程受社會監督、資助成果由社會共享,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參與文化建設積極性,搭建了一個開放平等、公開透明的藝術資助體系,努力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文化發展格局,充分發揮全國文化中心的示范引領作用。

掃描二維碼,關注北京文化藝術基金^_^
為了讓更多觀眾了解昆曲藝術,一場《淺析北方昆曲劇院的由來及昆曲行當的劃分和表演特征》的專業知識講座在邯鄲大劇院舉行。北方昆曲劇院國家一級演員楊帆為在場觀眾講解昆曲知識并進行導賞互動。講座中,楊帆老師以北方昆曲劇院的歷史沿革為切入點,系統講述了北昆六十余年的發展歷程及生旦凈丑各行當的表演特色。
于雪嬌、吳思 表演《牡丹亭·游園》片段


楊帆老師暢談昆曲
為了讓在場觀眾更直觀地感受昆曲的藝術魅力,北方昆曲劇院優秀青年演員于雪嬌、吳思為觀眾展示了《牡丹亭·游園》片段,雖然兩位演員未施粉黛,但一顰一步間流露出的精妙雅致,一唱一嘆中展現出的婉轉細膩,依然令在場觀眾心曠神怡。講座結束后,不少觀眾圍在臺前與楊帆老師溝通交流,殷切期盼北昆能多多舉辦此類活動,讓各地觀眾能在家鄉看到高標準的昆曲演出。
講座現場 司笛:劉天錄


演出結束后,爭相到臺前與楊帆合影的觀眾們

隨后,北方昆曲劇院經典傳統劇目《牡丹亭》《西廂記》在邯鄲大劇院大劇場拉開帷幕,眾多聽過上午講座的熱情觀眾紛紛購票,期盼現場領略昆曲藝術之美。

邯鄲大劇院前廳,滾動播放北昆《牡丹亭》片段
此次赴邯鄲演出,《牡丹亭》由梅花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魏春榮與她的“老搭檔”——國家一級演員、戲曲紅梅金獎獲得者邵崢聯袂主演,由北昆優秀青年演員劉大馨飾演春香,共同演繹這部昆曲史中最富盛名的經典劇目,為觀眾推開“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的昆曲之門。《西廂記》則由北昆優秀青年演員張媛媛、王琛及白玉蘭獎獲得者、國家一級演員王瑾主演。端莊的鶯鶯、癡情的張生、機敏的紅娘,共同詮釋出“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的美好主題。
《牡丹亭》與《西廂記》是我國古典戲曲中的兩朵奇葩,深刻的思想性和洗練的文辭,使其在昆曲舞臺上常演不衰,流傳至今。舞臺上悠揚婉轉的曲辭唱腔,精致細膩的身段表演,以及濃郁的浪漫主義氣息,帶領觀眾重溫了流傳四百年的傳統佳作,演員謝幕時,熱情的觀眾們紛紛起身,為此次演出報以熱烈掌聲和喝彩聲。短暫休整后,京津冀巡演項目將赴河北保定,為觀眾奉獻更多更好的昆曲演出!

演出現場熱情的觀眾們
《牡丹亭》




南宋時,南安太守杜寶,一心要把愛女杜麗娘培養成大家閨秀,聘請陳最良為師,命丫環春香伴讀。與父母愿望相反,麗娘一心向往自然。面對大好的春光,麗娘深感閨中寂寞,隨與春香同去花園游玩。百花盛開,姹紫嫣紅,云霞雨絲,煙波畫船。面對冷清的園景,更引起麗娘無限感慨,游興未盡而歸。麗娘思春,悠然入夢,在夢中與秀才柳夢梅相會在牡丹亭前。眾花神翩翩起舞,贊頌這對純真摯誠的青年情投意合的美好愛情。好夢不長,雖然夢境生靈活現,卻尋夢不見、心頭縈繞。隱情無處訴,癡心難輕拋,麗娘在病中自描春容,題詩其上,竟飲恨與世長辭。金兵南侵,杜寶奉調鎮守淮陽。行前,按麗娘遺言將其葬于后花園梅樹之下,并建梅花觀請石道姑照看。秀才柳夢梅也因訪夢來到南安,寄居梅花觀中。一日,夢梅去花園閑游,恰得麗娘春容畫卷,并與魂靈相會,方知麗娘遭遇。麗娘精誠不散,魂游花園,再遇花仙,眾神為其癡情所動,遂助麗娘還魂與柳夢梅結為永好。
杜麗娘 ······ 魏春榮
柳夢梅 ······ 邵 崢
春 香 ······ 劉大馨
石榴判官 ······ 董紅鋼
杜 寶 ······ 海 軍
杜 母 ······ 白曉君
石道姑 ······ 王 怡
郭 駝 ······ 馬寶旺
大花神 ······ 于雪嬌
蜂蝶鶯燕 ······ 楊迪 張暖 劉展 吳思
花 神 ······ 黃秋雯 譚蕭蕭 鮑思雨 徐航
王雨辰 丁珂 龐越 李子銘
舞臺監督:曹文震
司鼓:李永昇
司笛:劉天錄
郭宗平 陶亮亮 李曉娟 王燕
張學敏 付鵬 潘宇 成金橋 劉奇旋
郭繼方 鄭學 李文利 關墨軒
服裝:王奇 馬駿 劉樹祥 潘若望 趙軍
化妝:李學敏 陳小梅 楊悅
道具:于俊 史優揚
盔箱:張然 張德強
裝置:邢琦 劉燚 王海 程千榮
燈光:龍鴻橋 齊志欣 凌青 李君迎
音響:喬江芳 李饒 陳雪強
字幕:王學軍 穆偉
《西廂記》





書生張君瑞在普救寺里偶遇已故崔相國之女鶯鶯,對她一見傾心,但苦于無法接近。此時恰有孫飛虎聽說鶯鶯美貌,率兵圍住普救寺,要強娶鶯鶯為妻。崔老夫人情急之下聽從鶯鶯主意,允諾如有人能夠退兵,便將鶯鶯嫁與他。張生喜出望外,修書請得故人白馬將軍杜確率兵前來解圍,但事后崔老夫人絕口不提婚事,只讓二人以兄妹相稱。張生失望之極。幸有鶯鶯的丫環紅娘從中幫忙,扶鶯鶯月夜燒香,聽見張生彈琴訴說衷腸。后來鶯鶯聽說張生病倒,讓紅娘去書房探望。張生相思難解,央求紅娘替他從中傳遞消息。鶯鶯憐惜張生,終于鼓起勇氣,寫詩回贈。后在紅娘幫助下,二人瞞過崔老夫人,私下幽會并訂了終身。老夫人知情后怒責紅娘,但已無可挽回,便催張生進京應考。張生與鶯鶯依依而別……
崔鶯鶯 ······ 張媛媛
張 生 ······ 王 琛
紅 娘 ······ 王 瑾
崔 母 ······ 郝文婷
法 本 ······ 李相凱
惠 明 ······ 史舒越
法 聰 ······ 張 暖
小和尚 ······ 劉恒 袁大程 于航
徐鳴瑀 陶丁 喬陽
車 夫 ······ 袁大程
伴 唱 ······ 龐越 王雨辰 陳琳 王怡
舞臺監督:王鋒
司鼓:李永昇
司笛:劉天錄
郭宗平 陶亮亮 李曉娟 王燕
張學敏 付鵬 潘宇 成金橋
劉奇旋 郭繼方 鄭學
服裝:王奇 馬駿 劉樹祥 潘若望 趙軍
化妝:李學敏 陳小梅 楊悅
道具:于俊 史優揚
盔箱:張然 張德強
裝置:邢琦 劉燚 王海 程千榮
燈光:龍鴻橋 齊志欣 凌青 李君迎
音響:喬江芳 李饒 陳雪強
字幕:王學軍 穆偉
北方昆曲劇院
2001年5月18日,擁有600多年歷史的昆曲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首批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北方昆曲劇院是長江以北唯一的專業昆曲藝術表演團體,于1957年6月22日建院,現任院長為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楊鳳一。官方網站http://www.hqkkr.tw/

長按二維碼,了解更多北昆資訊^_^